夏納是抗大總校的學生,畢業後被分配到八路軍總部作戰科當參謀,但他對分配給他的工作有點意見,心裏不大痛快。彭德懷知道這一情況後,決定親自找他談一談。
一天,彭德懷來到夏納的住處,一見面就開門見山地說:“你就是夏納同志嗎?我叫彭德懷。”一聽是彭德懷,夏納頓時緊張起來。彭德懷看到他這個樣子,溫和地笑笑,盡量把神态放得随意一些,說:“聽說你是從抗大總校來的,我們很歡迎。咱們這裏真正有文化的人不多,很需要像你這樣的知識分子前來工作。可是,據說讓你到作戰科你不很滿意,是嗎?”夏納局促地說:“我學的專業是工程技術,沒有專門學過軍事知識,我怕到作戰科完成不好任務。”
“是呀,”彭德懷深有感觸地說,“按照你所學的知識,本該讓你去搞工程才對。但是,現在的形勢不允許我們這樣安排,我們正在打仗。根據地裏又沒有什麽工程可搞,要搞也隻能等到抗戰勝利才行。眼下,擺在我們面前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跟日本帝國主義打仗。特别是作戰科,很需要一些有文化的同志去加強工作。爲了對付日本鬼子,暫時隻好讓知識服從抗戰,你說是不是?”
聽了彭德懷這番話,夏納思想上的疙瘩解開了。彭德懷趁熱打鐵,繼續開導他說:“其實,什麽知識也是從實際工作中學來的。别以爲軍事這門學問高不可攀,實際上也沒有什麽了不起。隻要肯學習多動腦子,許多科學知識也都是可以學習到的。到那時,你就會覺得學習軍事,指揮打仗,還真有意思多了。”
一天,彭德懷在作戰科看到夏納寫的一篇題爲《論敵人的“鐵壁合圍”戰術》的文章,便坐下來認真地閱讀起來。原來,這年夏天,日本侵略軍爲了一口吃掉抗日力量,對華北根據地施行了殘酷的“鐵壁合圍”,後來,在八路軍前方總部的指揮下,經過廣大軍民的同心協力,奮勇抗敵,最終粉碎了敵人的“鐵壁合圍”。夏納親自參加了兩次反“掃蕩”的激烈戰鬥,便琢磨研究一番,寫出了這篇論文。
彭德懷看完文章後,說:“小夏,你這樣做是很對的。實踐出真知。一個青年應該好好研究點實際問題,尤其是敵人使用的那些戰術,非常值得我們認真研究。知己知彼,百戰百勝嘛。不過,你寫的這篇文章還存在某些片面性。你隻從表面上說了一下敵人戰術上的一些形式,沒有從本質上明确指出敵人‘鐵壁合圍’戰術的特點和弱點。如果能夠就如何打破‘鐵壁合圍’戰術做進一步的研究,這篇文章就會生動有力,有理有據,說得讓人心服口服,産生一定的教育意義。”
彭德懷又說:“另外,文章的題目也有點大,不夠貼切。”說罷,他摸出鋼筆,在原标題上邊端端正正地寫下了“關于‘鐵壁合圍’戰術的研究”幾個大字。彭德懷走後,夏納從實際工作和實戰中學習研究軍事知識的勁頭就更大了,将那篇文章做了認真修改,又拿給彭德懷過目。不久,這篇文章就在八路軍總部創辦的《前線》雜志上發表了。